End of 2024

Reflection on 2024

  ·   1 min read

厨房与爱 #

围绕着「踏入婚姻」展开的一整年,有好多夜晚闭上眼睛就能放映这些像梦的片段。 十几岁的时候梦到 25 岁戛然而止,此前一直小心翼翼地等待这个节点到来,未知令人害怕。但好像一切早已经安排好的,从认识她开始,人生的微妙转变就已经被我记在 Journal 里。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醒着给梦收集素材」是以前认为的常态,而这两年实实在在地活在现实里,感受被爱和付出爱,不自觉地减少了记录梦。

第一次去的国家 #

每次去一个新的国家都会考虑是否有可能成为当地居民。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今年难得跟家属一起去了趟西班牙。作为游客来说,确实体验到了比德国更温暖的服务、食物。但作为本地居民来说,平均薪资 2000 多欧所要负担的日常开销实在太贵了。

在社媒上提前了解过当地的治安,来到当地还是被开包、问路。

反而是今年 10 月去的南非更让我触动。开普敦蓝的沁人心脾的天、色彩斑斓的一户建房屋集聚、海边不分种族一起跳舞的青少年人群。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在开普敦的一周每天吃黑人饭。当地非洲风味的餐厅以动物肉为主,偶尔会出现一些珍馐比如羚羊肉,尝起来像非常嫩的牛肉;像馒头一样的碳水质感上与我想象的虽然不同,但送进嘴里的调味都是刚刚好。服务业大部分都是黑人兄弟姐妹,他们非常热情,感受到被尊重。

但种族隔离政策应该给这个国家留下了很深且还没愈合的伤疤, 夜幕降临的时候街上会多很多深肤色的无业游民乞讨。 如果抛开治安,单评环境、食物口味,开普敦会是我想要生活的城市。

赛博 J 人,现实 P 人 #

年底搬到了更大的房子,但在搬家的过程当中也发现了自己的大问题。 过去两年因为《Building a Second Brain》这本书实践了 PARA 法则,精简了虚拟世界的混沌,却没注意自己像仓鼠一样囤了太多实体的物件。

阅读 #

阅读是认识家属之后才养成的习惯,此前一直觉得只要翻开了一本,不管多难读也要完成这本再去翻开下一本。 但她告诉我「书可以不读完」。

23 年的时候读完了 23 本,翻开了 7 本 24 年到目前为止读完了 30 本,翻开了 15 本

我不再对翻开而没读完的书感到不自在了,也正是这个思想解放让我能涉猎更多的内容,学到更多。这个进步喜人。

阅读这个习惯虽然贯穿了我的一整年,替换了很多屏幕时间,但总容易被先入为主的观点引导。网状的思维虽然覆盖面广,但是对于单个话题的深度的思考,我道阻且长。

对抗倦怠 #

每隔两三个月都会有工作倦怠袭来。症状是对当前做的重复性工作感到深深的无意义感,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在这种倦怠袭来的当下,做什么转移注意力的事都没有办法摆脱这个泥淖,包括听音乐、散步、玩游戏这些平常能够转换心情的刺激,想要甩手不干,特别是刚毕业的时候没能习惯无寒暑假的社会生活。

一开始的时候会感到痛苦,但我会在每次倦怠期袭来的时候写下当时的感受。从今年的经验里学到:在这个泥淖里越挣扎反而陷得越深,倒不如让时间走过,减少挣扎时反复带来的痛苦。 我开始接纳这个周期并意识到这个周期性的消极情绪是我自身的一部分。这是我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办法。

可能在视频平台天天上传自己流浪 vlog 的人时间长了也会对流浪感到倦怠。从 19 年开始认识到自己需要定期转换环境、心情才能活得更好。但工作生活中只能靠自己去找 project that excites me 才能继续。接纳了叔本华说的「没痛苦就是幸福」。

Still wandering & wondering

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IxpiNfrmz-XLfaqWDzglRA